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關注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大河灣關注】韋申的精神肖像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海東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20-10-12

  韋申的精神肖像

  文/禹至

  作品是藝術家生命的組成部分,離開藝術家的生命歷程去品讀他的作品,往往及表不及里,難以觸及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及其作為藝術主體的存在。就拿韋申的作品來講,這實則是韋申精神世界的真實寫錄,甚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肖像,如果僅著眼于客體,無論我們面對其表達形式和語言乃至技術技法和風格如何品評,如何發(fā)揮想象,都難于感受作品中精神生命的存在。

  韋申的藝術生命可以從1989年起始的圓明園畫家村說起:一批藝術家從全國各地自發(fā)集聚于北京郊外的圓明園舊址,影響深遠的圓明園畫家村由此形成,歷時數(shù)年,藝術家有增無減,韋申便是其中一位。從中國藝術發(fā)展進程的角度看,圓明園畫家村的自發(fā)形成當說是“85美術新潮”的群落化延續(xù);從藝術觀念變革的角度看,正是這一時期不同藝術觀念的碰撞,為中國藝術文化拉開了多元化序幕。此間,對各種藝術觀念的思考和追逐成為一股潮流,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們更是沉迷于此,韋申自然也不會例外。因此,韋申在圓明園時期的創(chuàng)作,大多存在揮之不去的潮流痕跡,他選擇文化屬性凸顯的圖像符號作為的視覺元素,是為載體,兼有對文化的思考和呈現(xiàn),總體上大多以表達觀念為主。這是韋申放下自己熟悉的傳統(tǒng)水墨后的第一個創(chuàng)作階段,他通過反復疊加和變形,讓各種熟悉的圖像從模糊到清晰,再從清晰到模糊,進而變異成一個橢圓形的圖式。在消解客體對象本意及其所指的同時,引出了基于藝術的意識和觀念沖突,也給予了觀者更寬泛的閱讀空間和新的思考維度,包括對“85美術新潮”的思考。

  韋申,橢圓系列之閃耀的五角星

  韋申,橢圓系列之爆發(fā)時代

  如果說韋申在圓明園時期的創(chuàng)作是受潮流的影響,那么他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階段則是對潮流的反思。從致敬佛與道開始,他有意避開扎堆逐潮以及功利浮躁等橫生于藝術界的亂象種種,主動修心。這期間,他行走于三山五岳,進出于石窟、寺廟,在體認中尋求心靈的潔凈和感悟,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取材于佛教文化的作品。韋申雖未皈依佛門,但他對佛教文化的尊重以及他佛學修養(yǎng)的深厚,不難從這個系列的作品中感受到。

  韋申,天上人間

  韋申,遠古傳說.

  當然,道教對韋申的影響或許更加深入骨髓,也更加深遠。例如“物我兩忘”之境界,在他佛教題材之后的創(chuàng)作中,儼然成為一種貫穿始終的不棄的追求:讓作為主體的自己與客體揮然一體,進而忘卻其物質性,唯存其精神性。與圓明園時期的創(chuàng)作相比,韋申在這一時期的創(chuàng)作顯然已躍上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層級——虛空中藏著萬物之靈性。盡管如此,真正稱得上他的精神肖像的作品,還不是這一階段的創(chuàng)作,而是他旅居美國之后逐漸成熟起來的與精神分析有著內(nèi)在關聯(lián)的另一個作品系列。

  韋申,輪回

  韋申,大鵬起兮

  新世紀剛剛翻頁,韋申就萌生漂洋過海的沖動。因為,此前二十年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和變化,基本上是受早前發(fā)生在西方的各種藝術觀念的影響所致。他想探究這些觀念發(fā)生所需的文化土壤,以及移植到另一塊不同文化的土壤時是如何相融,如何生長。于是他選擇了美國,這個在二戰(zhàn)之后文化地位飆升的國度。他沒打算從那里泊來,做個搬運工。而是相反,他把自己從道家那里修煉的與世間萬物的相處方法轉化成一種藝術方式,再將自己的創(chuàng)作領入更高的精神層級,去美國展示、交流、碰撞,希冀由此找到文化和觀念差異背后的精神契合,找到自己疑惑已久的各種問題的答案。多年不輟,他往返于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持續(xù)地創(chuàng)作、展覽、交流、講學。作品選材從人、神到世間萬物,思考切入從自然、人文到個體、社會,一直都在變,唯一不變的是他的精神主線。從結果上講,他的收獲超出了他的目標設定:正是這條精神主線,讓他的作品成為一尊尊精神肖像。

  韋申,草地上的午餐

  韋申,佛語林

  在韋申的藝術生命里,有兩個必須提及的有緣人:一個是哈佛大學醫(yī)學人類學教授阿瑟·克萊曼(Arthur Kleiman),另一個是他的夫人馬燕桃。

  克萊曼教授是一位在世界上名望極高的醫(yī)學人類學學者,上世紀70年代就到過中國,在理解中國社會中特殊的精神心理現(xiàn)象——神經(jīng)衰弱、文化與抑郁癥等方面做出過杰出貢獻,并終身關注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成長,以及社會中人的痛苦的轉化?巳R曼教授與韋申的緣分源于2010年哈佛大學舉辦的“醫(yī)學人類學中國論壇”,因感動于韋申在美展出的作品,他邀請韋申與會。會上,韋申做了題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與國人心理”的主題演講,克萊曼教授認真聆聽后評價道:“當代人類學和社會學面對所謂‘冷靜的崇拜’的社會現(xiàn)象應當是強烈拒絕的。韋申的藝術作品所呈現(xiàn)的人的痛苦,人與社會的交互,人對社會的演變和回饋的反應,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當代藝術家對社會的熱情。這種熱情是難能可貴的,這本應是當代人類學家的重要態(tài)度,而身為藝術家的韋申,卻用他的藝術為之進行了大膽和創(chuàng)新的研究和表達”。

  韋申的夫人馬燕桃是一位在學術上頗有成就的心理學家,身為北京大學教授和倫敦大學客座教授,還是哈佛大學特聘的研究學者,因在心理學和情感障礙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在眾多世界名校和心理學研究機構的重大心理學研究項目中常有她的身影,或講學,或參與研究。蹊蹺的是,她的大量論文和著作是就藝術中的心理學問題展開的。馬燕桃與韋申因相互欣賞走到一起,又因專業(yè)和研究方向的契合相互影響。

  韋申,金元寶

  韋申,沒有終點的路

  因克萊曼教授的贊許和推薦,韋申被哈佛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并由此堅定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方向:關注人和社會的精神世界。克萊曼教授給予了韋申具有節(jié)點意義的方向性鼓勵,而夫人馬燕桃則是在朝夕相處中潤物無聲的心理汲養(yǎng),激活了韋申的潛意識動力。正因這兩個人以不同的方式走進韋申的藝術生命,在韋申近十年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看到了形式迥異的視覺呈現(xiàn),以及與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社會的構成相關聯(lián)的心理互動和精神敘事。

  韋申,騎魚行動

  韋申,蜂巢

  由于潛意識的作用,韋申的作品在視覺上不可避免地捎帶著荒誕、神秘甚或詭異等超現(xiàn)實特征。韋申正是借由這些特征建立起自己的藝術風格和樣式,并由此創(chuàng)作出觸及個體生命與社會交互的之于藝術的精神肖像。精神本無形,何來的肖像?我想說的是,在有形和無形之間有一種能量,它的名字叫精神。

  韋申,都市

  韋申,曼陀羅

  韋申的作品取材廣涉但不偏不奇,除了《山海經(jīng)》里的神獸,大多是人物、佛陀以及司空見慣的山河、城郭等等,倘若將這些元素平鋪直述,理當離不開平淡。但在韋申筆下,這些平凡的元素卻以一種魔幻的方式重組,不僅拉開了現(xiàn)實,平添了趣味,還將觀者帶入他去物化的思維里感受其情緒,體會其精神敘事。韋申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既有在宣紙上反復重疊的凝重,也有在畫布上油彩筆觸的靈動,還有繪畫與影像的巧妙結合。色彩并不是太豐富,但卻很恰當?shù)馗胶椭髌返木駳赓|。他似乎并不在意材質和畫種的定義,甚至有意擺脫它們。韋申在意的是那條精神主線,因為它牽動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思考,也牽動著觀者的神經(jīng)和想象。他甚至希望通過這條主線和觀者一道,越過物質化的現(xiàn)實,去撫摸每一個生靈的靈魂,由此勾勒出整個社會的精神肖像。

  韋申,長滿時間的土地

  韋申,掌心

  韋申簡介

  韋申,職業(yè)藝術家,1966年生于廣西,現(xiàn)居北京。1998年起,相繼在中國美術館以及美國、荷蘭、瑞典、韓國等十多個國家舉辦個人畫展近二十次,聯(lián)展近五十次。2007年起受聘在哈佛大學并開設“中國當代藝術與文化” 課程,F(xiàn)為哈佛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文物學會書畫雕塑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廣西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廣西政協(xié)書畫研究院院士。

  主要參展經(jīng)歷:

  1998年

  錯覺--韋申當代水墨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1999年

  “敦煌-敦煌”韋申藝術展(北京)

  “東方天堂”韋申藝術展(北京)

  2000年

  韋申油畫展(北京)

  2001年

  韋申油畫展(新加坡盛博物館)

  韋申藝術作品展(韓國首爾)

  2002年

  Florence藝術雙年展(意大利佛羅倫薩)

  韋申藝術中國皇帝系列首展(北京)

  2003年

  韋申藝術中國皇帝巡回展(瑞典、芬蘭、挪威)

  韓中美術交流展(韓國)

  2007年

  紐約第28屆國際藝術展(美國紐約)

  “關愛動物”中國藝術展(美國達拉斯)

  第四屆韓中藝術交流展(韓國)

  國際教授藝術大展(韓國)

  韋申歐洲藝術巡回展(荷蘭、德國、比利)

  2008年

  藝術家聯(lián)盟展(荷蘭、德國、比利時)

  “中國藝術博覽”三人藝術展(荷蘭)

  廣西駐京藝術家作品展(南寧,廣西博物館)。

  第五屆韓中藝術交流展”(北京)。

  2009年

  “中國之星”藝術展(荷蘭)

  第六屆韓中藝術交流展(韓國)

  “廣西當代在北京”藝術展(北京)

  2010年3月

  韋申個人畫展(美國哈佛大學)

  第七屆韓中藝術交流展(梧州)

  第八屆韓中藝術交流展(韓國)

  2012年3月

  “美麗廣西”韋申作品展(北京)

  “時空的穿越者”韋申藝術展(北京)

  國家機關書畫作品展(北京)

  廣西重慶政協(xié)書畫名家作品展(北京)

  2013年

  廣西海南政協(xié)書畫名家作品展(海南)

  2014年

  中印當代水墨展(印度)

  貴港澳政協(xié)委員書畫作品展(香港)

  2015年

  “異度時空夢想家”韋申作品展(北京)

  “邊緣-前沿”廣西當代藝術展(北京)

  2017年

  “當代藝術走進高校園”書畫藝術展(桂林)

  2018年

  第三屆河內(nèi)國際藝術周(越南)

責任編輯: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