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關注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閃回(第六回)·軌跡——鄭宏昌個人項目作品展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海東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23-09-22

  閃回(第六回)·軌跡——鄭宏昌個人項目作品展

  展出時間:2023.09.22—2023.12.10

  主辦單位:同德昆明廣場

  藝術家:鄭宏昌

  出品人:劉珊

  策展人:阮潔

  學術支持:李季

  策展統(tǒng)籌:馮彥

  展覽地點:昆明廣場6F

  媒體合作:雅昌藝術網(wǎng)、抖音、小紅書、新浪微博、騰訊視頻號、春城晚報、云南信息報、都市時報等

  《軌跡,以及在打一個響指之間》

  鄭宏昌的新作《軌跡》從某種意義上講,應該是一個沉浸式的作品,因為作品有一種讓觀者參與其中而無法拒絕的感覺。藝術家試圖通過技術、媒介和視覺完成一個開放性的作品,也是一個可以抵達心靈的實驗。

  鄭宏昌上一個在昆明展出的作品是他的影像裝置《我的宇宙》,在一個有三面墻的空間里,影像和聲音構成的一個動態(tài)作品,有山河也有銀河。鄭宏昌還有個早期作品《跑步機》,一個微型坦克履帶裝置上,他的全息影像在奔跑、跳起,無限循環(huán)。

  《軌跡》,可以說是《我的宇宙》的一個放大和延展。也是對《跑步機》的一個回應!盾壽E》的圖像來自藝術家工作臺上纏繞的電線。當宇宙觀和生活經(jīng)驗成為一種語言,它可以是具象,可以是抽象和更加抽象。

 

  交纏在一起,粗粗細細的管道被藝術家命名為“軌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人類共同的前提假設——生命的軌跡。可是當它以類似迷宮的意象出現(xiàn)的時候,起點和終點消除了,時間消除了,血肉消除了。一起消除的,還有身體與外部世界發(fā)生關系的那一刻,那些可能標注美好、危險、躊躇的地點,只有平滑黑暗的通道,加速、重復和永恒的荒謬。

  軌跡,就像鐘表。表盤、指針和后面的齒輪,早已超越了物理的時間和機械,可以指代從宇宙到牢籠之間的一切,可以是廣闊的詩意,也可以是被現(xiàn)實啃噬的冷酷之境。

  然后,電梯門打開,一邁步,就撞見了,我們的軌跡。

 

  它,黏濕。干燥。旋轉。眩暈。緩慢。失重。靜止。稀薄。冰冷。溫暖。變形。明確。迷惑。沉淪。不安;蛟S在打一個響指之間,也可以,是希望。

  本雅明說:“到天文臺去,在最貧乏的時候,我們也許可以產(chǎn)生新的宇宙身體”。

  本雅明借了我們一種眼光,站在這里。保持一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tài)。打開身體,深深呼吸,感受這個空間。

 

  希望我們一樣,用感知,而非意識。沉浸,釋放。穿越幻覺,隱喻,遠和近。

  在此刻,做一個漫游者,仿佛我們是沒有徹底被馴服的人類,最終可以抵達自由。

  在一顆小星下,在荒野,在河流里。

  阮潔

  2023年9月17日

 

  鄭宏昌 出生于云南。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現(xiàn)生活工作于北京。

  主要從事新媒體藝術的研究方向,在機械藝術,影像裝置,裝置藝術等多個藝術領域有創(chuàng)新貢獻。

  作品多次被邀請參加國內外藝術大展(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jié),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首屆長江影像雙年展,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多件作品被國內外藏家收藏。2019年發(fā)起并成立了中國·松陽斗米岙國際藝術村 。

  主要藝術活動:

  2023年 “風的藝術季 ” 天臺山景區(qū),邢臺

  2023年 “O’Kids 國際兒童藝術節(jié)” 原美術館,重慶

  2023年 “我們共享的河流,從瀾滄江到湄公河” 中間美術館,北京

  2023年 “ 廢墟 —— 多媒體藝術展 ”空空間,筑上集藝術空間,云紡M60 美術館,昆明

  2022年 “ After Landscape 風景 后 ” CGK 昆明當代美術館,昆明

  2021年 “加密藝術。折疊歷史,賽博北京數(shù)字藝術節(jié)” 鈦媒體空間,北京

  2021年 “維度交互,第二屆斗米岙當代藝術展 ”,麗水

  2021年 “變奏VARIATIONS,第三屆安仁雙年展”,成都

  2020年 “未來藝術學.機器人計劃:人機合一 ”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深圳

  2020年 “ 天演 ” 悅美術館,北京

  2020年 “ 機器.人.藝術.時代”華美術館,深圳

  2019年 “廣維交互,科技驅動下的媒體藝術”大家藝術博覽館 ,東莞

  2019年 “當代中國國際數(shù)字藝術展” 朝藝術科技中心,北京

  2019年 “斬新飛行 ,第11屆 宋莊文化藝術節(jié)” 國中美術館,北京

  2019年 “ 人機合一 ,人機藝術計劃 II” 北京當代藝術館,北京

  2019年 “ 移動源代碼 ”中國.松陽 斗米岙當代藝術展,麗水

  2019年 “ 轉承與變革 ,藝術創(chuàng)作與5G空間”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2019年 “ 身體慶典 ,新媒體藝術展” Mort Art,廈門

  2018年 “第七屆越后妻有大地藝術” 越后妻有,新瀉

  2018年 “人力驅動,一場藝術與騎行的邂逅” 艾維美術館,昆明

  2018年 “ 刷屏/勞作, 2018AMNUA 攝影展 ”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

  2018年 “絕對提醒 ,2017年度巨幕藝術展 ” 匯智科學與藝術中心,上海

  2018年 “尚未完成,合訂本2017計劃”苔畫廊,昆明

  2017年 “ 行蹤不定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 三影堂,廈門

  2017年 “ 充電中…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師生聯(lián)展” 山水美術館,北京

  2017年 “ 裂變的流徙 ” Kommunale 美術館,柏林

  2017年 “循環(huán)遷移 ” 泛空間,北京

  2017年 “藝術探險”世界文化發(fā)展,北京

  2017年 “非影非像 ”進行時空間,北京

  2016年 “電動車加蓬游擊賽” 藝廊國際,北京

  2016年 “中國2016藝術行動”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16年 “但丁在中國 ”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空間,北京

 
 

  ​

責任編輯:海東

最火資訊